軸承全都是來源于國外的軸承企業嗎?
發布時間:2021/10/26 15:39:54 來源:安昂傳動 作者:admin 瀏覽量:2745
作為高鐵基礎零部件的高速列車軸承領域,瑞典***、德國FAG、日本NACHI軸承等國際巨頭正牢牢占據著中國市場。盡快解決高速軸承研發與應用的問題,將這塊“小而重要”的短板補上,已成為中國軸承行業的重大任務。
代表團成員考察日本軸承生產企業后,對日本企業所采用的先進生產技術感受頻深?;貒?,很快將部分技術和管理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企業中。通過此次中日雙方軸承企業領導間的溝通與交流,進一步促進了中日企業間的貿易工作。
短板:高端不足
相比于我國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速動車組技術的現實,配套軸承的國產化應用仍是空白,這于正力求高端的裝備制造業是一處短板。
2010年10月26日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“和諧號”CRH308A新一代高速列車動車組最高時速達416.6公里,創下世界運營鐵路運行試驗最高速度。但這一“陸上航班”所用軸承我國均無法生產。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秘書長指出,時速超過160公里以上的動車組,配套高鐵軸承全部采用進口軸承,實現國產替代勢必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。
根據國家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(2008年調整)》,到2020年,我國高速鐵路里程將達1.8萬公里,這
去年10月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曾指出,繼時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車下線之后,我國已開始研發時速500公里的高速列車系統。這意味著,高端軸承的研發與產業化,需在“十二五”期內進一步發力追趕
“從國家有關部門的角度考慮,高鐵日本NACHI軸承的進口想法還是很強烈。但對于國內行業來說,總是要千方百計自主創新?!蓖跞逑蛴浾弑硎?。
2009年,我國軸承行業產量達100億套,總產值已達到900億元,位居世界第三。規模以上企業1750家,其中年銷售額30億元以上5家,但進出口逆差超過8億美元。
在此前工信部發布實施的“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”中,軸承也位列基礎零部件的第一位,七個項目的軸承產品被納入2011年—2013年的實施方案之中。
按照瓦軸集團董事長王路順的設想,基礎研究大突破、制造工藝和檢測工藝大進步后,“通過這樣的設計制造技術和產品技術進步,3年內實現替代進口”。
這一情況在2010年有所好轉。2010年全行業銷售額大概增長30%,產量增長13%,已經超過金融危機前水平,全年出口增長了50%,進口逆差縮小到5億至6億美元之間,但進口軸承構成仍向高端發展
僅“十一五”的前三年,研發了國家十六個關鍵領域中的十三個關鍵領域的90類重大裝備的配套軸承488種。其中,風力發電機組偏航變槳軸承、深井超深井石油鉆機軸承、重載鐵路貨車軸承、YRT系列數控機床主軸軸承已實現國產化。
據了解,在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支持下,安昂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安昂軸承研究所改制企業)牽頭,聯合洛陽LYC、哈軸、成都科華等企業以及河南科技大學、重慶大學等高校開展了時速350公里高鐵軸承的研發,已經開發出了首套樣品并進行了部分性能試驗。
“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全在國外,我們行業內聯手共性技術攻關、關鍵技術公關,已經經過了兩個五年計劃?!彼f,“國務院提出的16個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領域。
去年10月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曾指出,繼時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車下線之后,我國已開始研發時速500公里的高速列車系統。這意味著,高端軸承的研發與產業化,需在“十二五”期內進一步發力追趕。
我國現代聯軸器產業的發展主要在新中國成立以后,經由近六十年的建設和發展、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持續、快速、穩健的發展,我國軸承產業已形成門類齊全、具有相稱規模和一定水平的獨立工業體系。改進聯軸器企業出產組織方式,日本NACHI軸承公道配置資源,整合區域內鍛造、熱處理、鑄造、表面處理四大基礎工藝能力,建設專業化出產中央。